宁夏的历史从水洞沟开始
中国长城保存最完整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
这两年多的开发建设使水洞沟旅游区已经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科学考察、休闲娱乐、军事探密为一体的旅游区。随着水洞沟遗址博物馆、宁夏长城博物馆2009年开馆,水洞沟景区又将增添新的亮点。
在宁夏水洞沟长城军事防御大观园中,最令人称奇的莫过于“藏兵洞”。据说,分布在水洞沟红山堡内外的藏兵洞,是中国最早用于防御和攻战的地道雏形。奇特的藏兵洞,高出沟底10多米,蜿蜒曲折于悬壁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颇多,左盘右旋,有如迷宫,久久不见尽头。洞内辟有居室、粮食储藏室、水井、灶房、兵器库,火药库、炮台、陷阱、暗器孔道等设施。置身其间,可立时领略到古地道在设计上的出人意料、功能上的灵巧隐蔽、结构上的悬妙复杂,古人的聪明才智,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藏兵洞:现在我们看到悬崖上的一个个黑洞,就是著名的“藏兵洞”,所谓藏兵洞,是红山堡守军由地上转入地下,隐蔽军队,保护自己,待机出击,或在空旷处设伏兵的地道。这在全国是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在我国的长城防御体系中,有长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全国还没有,这里是独一处。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藏兵洞是我国最早的地道战遗址和原型。如果说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地道战能让敌人胆战心惊,闻风丧胆,那么我们可以想象500多年前明代的边塞守军也是以同样的智慧和勇敢将侵略者挡在了长城之外。过去,由于没有开发,根本没有进洞游览的条件。人们只知道“藏兵洞”道路曲折,像迷宫一般,再加上洞顶坍塌,多处被土掩盖,洞内设有陷阱,可能还有蛇蝎盘距,所以人们轻易不敢进洞走远。洞内到底是何情景,无人能说得清。这样,“藏兵洞”就成为一个十分神秘,人们望而生畏的去处。如今,我们完全可以放心进去一饱眼福,但大家一定要跟着我,按照指示牌所指引的路线走,防止迷路,走不出来。大家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哦! 藏兵洞蜿蜒曲折于悬壁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颇多,左盘右旋,久久不见尽头,确如迷宫,一般对洞内情况不熟的,很难走出去。洞中除洞道外,左右辟有土屋,可以住人,大约是专供领兵长官住的。洞内还设有粮食储藏室,有水井、灶房等,只要储藏够一定的食物,在相应的一段时间内,洞内所藏将土不出洞,照样可以生存。因藏兵洞高出沟底10多米,可以是不怕水淹的。多年来,既便发山洪,藏兵洞都不曾为水淹过。对于古人的智慧,我们真是叹为观止
从2006年开始,我们对藏兵洞进行了保护性的清理、疏通。目前,供大家参观游览的藏兵洞长度是965米,清理面积约3200平方米,但这并不是全部。据考察,大峡谷南北两侧崖壁的藏兵洞总长度约在3公里左右,尚待进一步清理。就目前已清理出的部分,我们于洞壁及已坍塌的洞顶,均采取了保护性的措施进行了加固。就目前已面世的情况来看,藏兵洞的结构可分为十部分:一是坑道,这是藏兵洞的主体,其作用是战时可用于军队调运、通行、出击或进入洞内,平时可作为兵士的休息住所。二是会议大厅,主要用于聚众开会商议军机,研究,布置军事行动,进行作战部署等。三是观察口,我们叫它观察口,其实它具有多功能的作用,既可做为守望口,用以观察洞外的动向,又是洞内通风透光的设备,同时在必要时,又可从这里出击。从洞口设施看,军士进洞后,这里可由不止一名士兵守卫,既便城障被围,敌方也很难攻进洞内。四是居室,通道内在一定距离上设有一居室,大约是供指挥官员居住的,又可于此指挥所部。五是储藏室,主要用于储藏粮食等食物,无论何种情况,军队撤入洞内,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就可作一定时期内的坚守。六是伙房,可用以准备熟食,巧妙的是,伙房对外设有烟囱,既便是煮食烧火,烟也可通过烟囱溢向洞外,绝不会在洞内停留而薰了自己人。七是兵器库,大约主要是用于存放箭枝、弹药等,以备战时之用。八是炮台,洞内于关键部位设置炮台,必要时可攻击来犯之敌,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明代,已不是单纯的冷兵器时代,洞内设有炮台,可使冷热兵器配合使用,其威力大增。九是水井,这可以说是洞内守军的生命线,若没有水,存活尚且不易,还谈得上坚守和出击吗?十是陷阱,深约一丈,陷阱内多设鹿角。因洞内只容单人通行,一但有进洞之敌,也只能单线跟进,再加上对洞内地形不熟,很容易落入陷阱的鹿角上,非死即伤。洞内守军守住陷阱的对面,有进洞之敌也很难通行。看到这里,我们不禁对古人的聪明智慧大为惊叹,也只有这里可为我们提供古代地上、地下相互配合守卫的立体作战实物设施,真可谓大开眼界,难怪到过藏兵洞的游客,都赞叹道:“真正大开眼界!”
票价:门票60元/成人;36元/学生。 Tel:0951-5055816 5014338 Http://www.shuidonggou.com E-mail: nxsdgly@163.com |